美国:传统的机床厂已经衰落了,不过美国玩新概念确实有一手,出了个哈斯,弄了个DIY机床的概念,特别适合中小企业需求。另外,在超精密领域美国还是霸主中的霸主。
瑞士:小型精密机床的霸主,虽德日亦不能及也。
德国,日本:世界机床行业的两大主要研发生产国,产品线全面,技术先进,产品行销全球。
以俄罗斯为代表的东欧:机械领域有一定的实力,但是在数控的年代几乎全部落伍了,现在的实力还不如中国,企业也大多被兼并了。不过依然有一些亮点,譬如俄罗斯的超精密金刚石床,捷克的摇床。
中国:技术上比西方的同行要落后,但进步很快,某些领域已经对西方企业形成了挑战。优势在于出货量大,产品线全面,估计过了20年世界机床行业的局面要被中国企业改写。
另外还有一些国家,譬如意大利、西班牙、瑞典、英国、法国,他们总体实力不强,但都在各自的领域有绝活,譬如西班牙的铺带机,英国的超精密加工理论等等。
还要说一下台湾韩国,他们的机床行业基本就是来料加工,赚个组装费,能在大陆行销,不证明他们技术有多先进,很多程度上还是两个原因,一,便宜,他们基本可以算是倾销;二,迎合国人外来和尚好念经的心态。
中国兵工交付一批高新机床:日称捕获开战迹象
作为军转民的重要成果,11月2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所属武重集团将一批国产重大装备产品,正式交付给位于天津滨海重机工业园区内的天津赛瑞公司。
此次交付的重大装备包括数控重型立式车床、龙门镗铣床、卧式铣车床等多个品种的产品,总价值2亿元。这些国产重大装备形成了强大的机械加工阵势,彰显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在我国机床行业及超重型机床制造领域的重要地位。日本有媒体对此评价称,中国这么做几乎是加大马力扩军备战,有对日开战的迹象。
数控机床的轴数越多,性能越高,越能加工高精度、形状复杂的零件。上世纪80年代“东芝事件”,毛子从日本弄来的是九轴五联动数控机床,是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阵营禁运的战略物资。毛子利用这种机床精密加工核潜艇的螺旋桨,使得潜艇噪声大幅度降低,西方国家从此失去了对苏俄潜艇的水声探测优势,东芝公司做了一件有战略意义的买卖。
既然现在我朝公布(解密)研制成功七轴五联动车数控机床,个人猜测更先进的应该也已经有了吧。
此次交付的高难度高技术机床制造设备,创出多项世界之最。CKX53280型立式铣车床,最大加工直径14米,加工规格为世界之最。DL250型超重型数控卧式铣车床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限制,为国家战略装备的研制提供了关键加工技术保障。FB320型超重型数控落地铣镗床镗轴直径达到了320毫米,回转工作台承重达600吨,目前仅有德国,捷克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生产。XKU2680型超重型数控龙门镗铣床,龙门间距10米,工作平台长64米,龙门移动部件重300吨。如此规格的龙门镗铣床在我国国内尚属首次。
近年来,兵器工业集团坚持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打造国家重型装备重要产业基地。相继研发成功世界最大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DL250型超重型数控卧式铣车床等一系列举重大装备产品,提升了我国在世界重型装备制造领域的实力和地位。
一家高端产品制造商,采购生产设备,十年前,可能会毫不犹豫选择德国或者瑞士的机床,而现在,中国本土厂商生产的机床设备很有可能也是考察对象之一。
突出的实例就是,在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国际竞标中,济南二机床集团一举囊括福特汽车美国两个工厂全部5条大型快速智能冲压生产线订货合同,这是福特汽车近20年来在北美地区首次采购非德国生产的成套冲压设备。
“西方产品在中国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多次到访中国的德国电动工具制造商麦太保公司董事会主席霍斯特·W·卡普莱希特如此感慨,随着生产能力、工艺水平提高,中国厂商已能生产很多过去需要依赖西方的产品,而且价格相对低很多,“有的甚至只有西方同类产品价格的20%”。
感受到变化的还有全球领先的车床制造商因代克斯集团市场营销总裁莱纳·汉默尔,他说,相较五年前,中国的产品质量已不可同日而语,一些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跟西方国家同步,所生产的产品已颇具竞争力。
不过,此间业内人士认为,在众多制造业领域,欧洲国家的产品研发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依然遥遥领先。
谈及旗下管路产品的优势时,拥有管路系统、汽车产品、精密机床三大核心业务的瑞士乔治·费歇尔集团CEO沈良逸信心十足,“在压力管路系统方面,我们提供独一无二的系统化解决方案,集成管道、管件、阀门和传感器于一体,这也正是我们的竞争优势所在。”目前,集团所生产的产品已经广泛运用于汽车制造、建筑工程和管道运输、高端精密机床工业领域,产品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世博轴”、“上海中心大厦”等地标性建筑中得以广泛应用。
那么,西方产品在中国的“黄金时代”究竟过去了吗?无论答案是与否,毋庸置疑的是,一大批着眼于全球化发展的欧洲企业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加强,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工厂,有的甚至计划在中国建立其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
高效倒立式车床生产商埃马克,继在江苏太仓建立研发技术中心后,正着手在江苏金坛建立其亚太市场制造基地,根据规划,一期、二期总投资将达49亿元,计划建成年产3000台高端数控机床项目。
沈良逸则告诉记者,目前瑞士乔治·费歇尔集团在华投资已达20亿元,未来还将继续加大投入,使得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占GF全球的份额从现在的13%升至20%。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采访的欧洲企业,不约而同均将其在各自领域领先的技术优势当成在华拓展业务之本,这些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占营业额的比例通常介于6%至9%的较高水平。
在华设立专门研发机构,针对中国需求研发新产品、新技术,被众多企业视为成功的关键。沈良逸透露说,集团中国的三大业务板块中,100%的汽车配件、90%的管路系统以及70%-80%的机床系统是在中国设计研发并生产制造的,“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其设计和生产也会主要在中国进行。”
“西方企业未来要在中国有所发展,针对中国市场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研发,必不可少。”霍斯特·W·卡普莱希特提醒说。
在高精度雷达研制中,需要一个核心微型器件——由金属钼加工而成、直径只有12毫米的球面栅网,栅网里72个梯形小格,小格之间相连的“筋”只有0.12毫米。由于钼的熔点高达2000℃,国内没有加工设备,国外技术封锁,球面栅网就成为制约雷达提高精度的瓶颈。清华大学与南京四开电子企业有限公司联手,近日成功攻克这道难题。这把“金刚钻”,叫做“五轴联动激光加工机床”。
精度达到头发丝的1/70
记者看到,这台机床只有收银机大小。工作人员把一个金属钼球体置入加工头,短短5分钟,一个精致的球面栅网就成型了。“加工精度达到μ级,相当于头发丝的1/70。最大的亮点,是五轴联动数控和光纤激光。”
钼是极重要的战略物资,广泛用于各种军用设备和器材,其熔点高达2160℃。
公司总经理陆启建告诉记者,控制部分的五轴联动数控,是数控技术中难度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技术。它主要应用于复杂曲面的高效、精密、自动化加工。加工部分采用的是光纤激光器。与传统二氧化碳激光器不同,它不需要高纯度的二氧化碳等用作激发介质,而是通过光纤将激光直接传输,从而使光束质量更加稳定。光纤激光的能量转换效率可达30%,远高于二氧化碳激光器,可单件加工成本仅为二氧化碳激光切割机的一半。
据介绍,这台机床还能加工精度要求极高的心脏支架等医疗器械,在航空航天、国防领域也可大显身手。11月4日,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现场,四开公司的现场演示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专业观众,洽谈的人络绎不绝,“嗓子都说哑了”。
校企联姻,“聊出来”的合作之路
这台机床能研制成功,多亏了市委市政府这个‘红娘’。”陆启建感叹。
2008年,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朱善璐的促成下,我市出资100万元,选择南京10家高科技企业与清华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四开公司名列其中。该公司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数控系统和五轴联动精密机床驰名业界,2005年,公司为中电集团第五十五所提供了一台高速雕铣机床,用于加工一种精度要求极高的微波器件载体腔,这个工件曾经用在“神舟”系列载人航天飞船上。
“我们知道清华大学机械系有许多优势项目,但如何对接还没有清晰目标。我们把企业研究方向告诉清华大学机械系的专家教授,他们很感兴趣,认为机械系进行了多年的激光技术研究,可以把激光技术与我们的优势项目五轴联动高端数控系统嫁接,联合研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五轴联动激光加工机床。”
双方一拍即合。
经过近一年的联合攻关,新产品成功问世。据悉,新研制出的机床已被中电集团第十二所订购,专门加工我国航空航天急需的高精雷达微型工件,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
找到捷径,继续研制激光机器人
新型机床的成功,让陆启建对双方下一步的合作信心更足了。“公司在数控方面是长项,清华大学的激光技术国内领先,有了这么好的伙伴,当然要联手研制更多新品。”陆启建说,公司已着手研制激光三维切割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运动高速、精确、灵活,可以在多种恶劣环境下工作,“可以广泛应用于汽车生产的热压成型技术,市场非常广阔”。